西乙 3 场失宠!余嘉豪逼近轮换边缘,CBA600 万顶薪成退路?
当坎塔布里亚队以 58-107 惨败帕伦西亚的比分定格在记分牌上时,替补席上的余嘉豪面色凝重。这场创队史单场最大分差的失利中,这位 22 岁的中国中锋仅获得 13 分钟出场时间,交出 2 分 2 篮板 1 助攻的惨淡数据,正负值低至 - 29。从季前赛场均 12.5 分 7.8 篮板的高光,到常规赛三场后逼近轮换边缘,余嘉豪的西乙之旅刚起步就陷入绝境,而 CBA 赛场那笔曾被他放弃的 600 万顶薪合同,正逐渐成为现实的 "退路"。
余嘉豪的滑坡速度超出所有人预期。8 月加盟西乙时,这位身高 2 米 26 的中锋曾被视作周琦之后中国内线旅欧的新希望,首秀对阵圣塞瓦斯蒂安时,他 23 分钟内靠 9 次罚球拿下 9 分 3 篮板,西班牙媒体称赞其 "具备合格轮换潜质"。但这份期待在第二场就遭遇重击 —— 对阵奥伦塞时出场时间骤减至 16 分钟,仅得 4 分 4 篮板;第三场更是险些跌出 12 人激活名单,攻防两端均沦为边缘人。数据的断崖式下跌背后,是欧洲赛场对传统内线的残酷考验。
西乙联赛的快节奏成了余嘉豪的 "阿喀琉斯之踵"。相较于 CBA 场均回合数,西乙每场要多出 8-10 个回合,攻防转换速度提升 15% 以上。在坎塔布里亚队主打快攻的战术体系中,余嘉豪的移动短板被无限放大:面对对手的小个子内线错位冲击时,他的横向移动速度难以跟上补防节奏,三场比赛已被对手直接隔扣 5 次;换防外线球员时,多次被对方后卫一步过掉,成为防守端的明显突破口。西班牙球探报告更直白指出,他的横向移动速度低于联赛平均水平 18%,协防覆盖面积排名联盟倒数前 15%。
队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预期,进一步挤压了他的生存空间。穆尔西亚队今夏引进的塞尔维亚中锋拉杜利察,曾在 CBA 山东队证明过实力,兼具身高与策应能力,迅速锁定主力位置;替补席上的西班牙本土新星马丁内斯则以机动性见长,更符合教练组 "快打旋风" 的战术需求。在坎塔布里亚队,本土球员垄断了主力出场时间,国际球员场均亮相不足 15 分钟,加上球队更衣室矛盾频发,余嘉豪连获得稳定训练机会都成为奢望。教练组直言不讳:"球队需要即战力,没有时间等年轻球员适应"。
这场留洋背后的经济落差更显沉重。为追寻欧洲篮球梦想,余嘉豪主动放弃了浙江稠州队开出的 600 万人民币顶薪合同,转而接受毕尔巴鄂俱乐部月薪 2000 欧元(约合 1.7 万元人民币)的合约,收入降幅高达 98%。在西班牙,仅租房一项就占据他月薪的 30%-40%,医疗保障等生活成本还需自行承担,与 CBA 的 "舒适区" 形成鲜明对比。更现实的是,他的三年合同中附有严格考核条款:若本赛季场均数据低于 5 分 3 篮板,俱乐部有权在 2026 年提前终止合约。
当西乙之路步履维艰,CBA 的回归通道始终敞开。浙江稠州队主帅王世龙早已公开表态:"嘉豪是我们培养的核心,球队始终欢迎他回家",并为其保留了 D 类顶薪合同的签约资格。据国内篮球记者透露,除老东家外,多支 CBA 球队也已表达兴趣,600 万顶薪的待遇在国内中锋市场极具竞争力。从职业发展角度看,回归 CBA 并非全然的 "退路"—— 上赛季他在浙江队场均能贡献 13.8 分 7.9 篮板 1.6 盖帽,作为核心球员能获得充足的出手权与战术地位,反而可针对性打磨投篮与移动短板。
余嘉豪的困境,本质上是中国篮球留洋模式的缩影。与日韩球员 "校园篮球 - 低级别联赛 - 顶级联赛" 的渐进式成长路径不同,国内青训体系往往过度依赖球员的身体天赋,忽视脚步移动、协防换防等现代篮球核心技能的培养。CBA 联赛以半场阵地战为主的风格,让传统站桩型内线能轻松立足,但当这类球员进入强调空间与速率的欧洲赛场,短板便暴露无遗。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"他不是没能力,而是国内联赛与欧洲赛场的要求早已不在同一维度"。
必一运动b-sports,必一运动b-sports官网,必一运动b-sports平台,必一运动b-sports官方网站,www.bty.com目前,余嘉豪仍在做最后的努力。他聘请了私人训练师专攻横向移动与投篮稳定性,每天加练 2 小时的攻防转换专项训练。西乙常规赛 34 轮的赛程尚未过半,若能抓住后续有限的出场机会证明自己,仍有重返轮换的可能。但现实的考验已然摆在眼前:12 月 CBA 窗口期即将开启,各队将迎来阵容调整期;而毕尔巴鄂俱乐部也在评估其租借价值,若数据持续低迷,提前终止合同并非不可能。
22 岁的余嘉豪正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。是坚守欧洲等待转机,还是接受 CBA 顶薪回归舒适区?这个选择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发展轨迹,更折射出中国篮球留洋群体在理想与现实间的艰难平衡。正如他此前接受采访时所说:"年轻的时候总想看看更广阔的世界",只是这份勇气,正在西乙赛场的残酷现实中接受最严苛的试炼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