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火气里的全运味!广深街头焕新迎盛会
珠江游船披彩而行,公交站亭变身打卡点,地铁通道铺展运动长卷,主干道旁吉祥物笑意盈盈 ——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脚步临近,广东已全面进入 "全运时间",广州、深圳两座核心城市的街头巷尾正以看得见的焕新变化,诉说着东道主的热忱与期待。
广州的全运氛围早已顺着珠江水流淌开来。由王老吉与公交集团客轮联合打造的 "全运主题船" 日前正式启航,船身印着 "喜洋洋"" 乐融融 "两只中华白海豚造型的吉祥物,搭配木棉花与全运口号,成为珠江上流动的风景线。登船而入," 百年茶铺 " 展陈与宫灯主题装置相映成趣,全运倒计时墙前不时有市民驻足拍照,未来 90 天里,这艘船将沿航线串联广州塔、海心沙等地标,让岭南文化与全运精神随波传播。
必一运动b-sports,必一运动b-sports官网,必一运动b-sports平台,必一运动b-sports官方网站,www.bty.com地面交通网更成了全运宣传的主阵地。毗邻开幕式主场馆的奥林匹克中心公交站场已完成全面升级,入口处的吉祥物雕塑憨态可掬,站内站牌换上明快的运动主题设计,绿化带里的植物修剪齐整,与墙面的运动剪影构成活力画卷。云台花园站则实现了从 "通道式" 到 "堤岸式" 的蝶变,天蓝色候车亭上 "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" 的标语格外醒目,相框造型的打卡板成了市民候车时的必拍点位。沿天河体育中心、纪念堂等热门地标的 22 座候车亭,更推出 "体育・廉洁" 与 "广府・体育" 双款设计,前者以天蓝呼应赛事活力,后者用木棉红彰显城市精神,让候车时光也成了读懂广州的窗口。
地铁黄村站的改造更是将全运元素融入日常通勤。作为直达奥体中心的换乘站,这里打造了六大主题展区:E 通道的 "赛事项目介绍" 用卡通图文解读乒乓球、霹雳舞等项目规则,D 通道的 "羊城八景" 以 "一景一运动" 创意融合景观与体育,二十一号线站厅的 "粤韵全运" 展区用粤语词汇演绎运动场景,四号线站厅的导览图则清晰标注场馆与地铁的衔接路线。就连 "食在广州" 主题展都玩起巧思,将粤菜与运动场景配对,让 "运动有滋味" 的理念深入人心。而机场高速沿线的道旗、收费站的吉祥物雕塑与夜间投影,更让初到广州的宾客一出空港便感受到盛会氛围。

这场焕新不止于表面装饰,更深入城市肌理。广州 30 个比赛场馆全部通过 "微改造" 升级,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,降碳率超 52%,年均节省电量 100 万 kWh 以上。省奥体中心新增 3 公里 AI 智慧跑道,天河体育中心铺设专业健身跑道,累计 15 万平方米新增绿地与 19 处户外运动空间,让 "赛时为赛事、赛后为城市" 的理念落地生根。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更通过改造贯通 750 米红色纪念轴线,将岭南骑楼元素融入设计,让千年文脉与体育精神在此交汇。
深圳的街头同样被全运热情点燃。龙岗区的水官高速出入口,"追梦大湾区,出彩人生路" 的巨幅标语格外醒目;如意路、黄阁路等主干道上,整齐的灯杆旗如跳动的音符,串联成专属 "全运大道"。商圈的 LED 屏循环播放赛事海报,社区里的宣传横幅随处可见,街角的 "喜洋洋"" 乐融融 " 雕塑前,大人小孩争相合影,笑脸通过社交平台传遍全城。深圳书城龙岗城里的特许商品店成了新晋打卡地,毛绒吉祥物、纪念金银币与特色盲盒琳琅满目,将全运记忆转化为可触摸的物件。
更令人期待的是即将上演的科技与艺术盛宴 —— 深圳大运中心将举办无人机表演,全运会会徽与吉祥物将随百余架无人机在夜空绽放,龙岗儿童公园也将同步播放赛事精彩画面。夜幕下的大运中心足球场副场,市民踢球、散步、观赛的身影交织,运动活力与赛事热情在此碰撞,构成最动人的市井图景。而东较场的 "一公园・四基地" 项目与赞助企业俱乐部的成立,则让这场盛会从街头氛围延伸至产业发展,形成 "短期赛事引爆 + 长期产业深耕" 的良性循环。
从珠江之畔的主题游船到龙岗街头的吉祥物雕塑,从地铁通道的创意展陈到场馆周边的绿色升级,广深两地正以润物细无声的焕新,让全运精神融入市井烟火。当运动元素邂逅岭南文化,当赛事筹备衔接城市发展,这场盛会早已超越竞技本身,成为两座城市书写活力与温度的生动注脚。
发表评论